(相关资料图)
□ 李梅
近日,红塔区教育体育局开展2023年暑假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了培训。(详见8月2日本报第五版相关报道)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提到:“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是影响学生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教师的心理状态、言谈举止、人格特性等通常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效、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并且这种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其他职业难以达到的。
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对教育质量的期望不断提高,教师面对的职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部分教师难以适应和应对,便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教师正常教育教学,而且一些不当言行会对学生造成伤害,给学生心理带来创伤。
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提升教师群体心理技能和心理健康水平,既是培养身心健康学生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强教师自身职业幸福感的必由之路,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要从政策方面予以保证。明确教师职业心理健康保障的重要性,将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测评与促进工作常规化、制度化,并提供相应保障措施;建立适合中国社会文化及教师职业特征的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测评体系,并适时发布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标准。
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要从源头,也就是培养教师的高校着手,从课程设置、心理考评等方面,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采取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方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综合培养将来从业教师的心理素质。
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学校、相关部门应把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学校心理健康常规工作,对教师开展有关心理学知识的培训,让教师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学会缓解自己的压力。
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任重而道远,只有教师自己和社会共同重视,并为之努力,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