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集中有一篇《徙》的文章,讲到了故乡的校歌。小学毕业时,全校三百来个孩子,用玻璃一样脆亮的童音,憋足了力气,高唱起来,“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桃红李白,芬芳馥郁,一堂济济坐春风。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这是怎样生动的画面啊,唱着这样的校歌毕业,在往后的日子里,无论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故乡,自己的母校。多少年后同学相逢,如果集体唱将起来,那会不会热泪盈眶?
(相关资料图)
我问自己,有没有唱过校歌?想破脑袋都想不起来。回想起来,上世纪70年代初,那真是一个贫乏的年代,写作文全班同学最常用的比喻句是:雄鸡一唱天下白。我们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后来,我读到宜兴周铁老乡、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沙健孙《难忘的启蒙》一文,他说镇上的学子唱着这样的校歌:竺山屏于东,湖水环流永无穷,莘莘学子乐融融,术学不尚虚空,为的是经世致用……
“术学不尚虚空,为的是经世致用”,是这首歌的点睛之笔,是一粒种子,就像汪曾祺当年唱“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长成大树的沙健孙难忘启蒙,他记得教这首校歌的冯先生爱穿青竹布旗袍。他说这首校歌的词和调都很美,可惜他没有记下完整歌词。
我后来终于有机会得到另一首完整的校歌,原来民国时竺西小学不止一首校歌。歌词是一位叫夏永熙的老师1983年回忆时记下的,夏老师已经作古,如果活到现在有一百多岁了。
放眼吾乡,泱泱乎大风。具区深复深,竺山重叠重。地灵人杰,甲乎江东。兴学培才,读书致用。勉哉同学,切磋琢磨。刻苦攻关,攀登科学高峰。勉哉同学,贯彻始终。
我拿到歌词,深为感动,也大为惊讶。一个镇级小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提出了“科学”这样的新词,太了不起了。我甚至怀疑,会不会夏老师记谱时记错了?
当我说出这一疑惑时,好几个乡人引经据典起来:早在1896年,康有为将“科学”这一说法引入中国,五四运动后已广为流传。周铁离上海不远,得风气之先,教书先生中有新派人,完全可能提出“科学”一词。
竺西书院创办于1880年,这是宜兴县较早开办的“洋学堂”之一,民国时改为县立竺西小学。近代著名教育家童斐(字伯章)中举人后曾在竺西书院当过四年堂长,相当于校长。后来童伯章调到省常中做了25年校长,又去上海光华大学当国史系主任。童伯章音乐造诣精深,留下音乐著作7部。光华大学的校歌就是他创作的。那设想一下,民国时竺西小学写校歌,会不会请老校长帮忙?
歌词文白相济,符合新旧文化交替时代的表达,且朗朗上口。结尾“勉哉同学!贯彻始终”非常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我记下了歌词,可惜没有找到曲谱。于是,将歌词发老乡群,群里的王超是有才华的音乐人,他根据歌词,用民国古雅风的调子进行谱曲。初版出来,老乡群里一阵激荡。
歌谱传到老家周铁,社区立即组织学生传唱。
我问:教唱的人是海萍吗?
社区书记蔡利群说:是的。
算来海萍应该七十四五岁了。她会扬琴、二胡、手风琴,她教唱这首老校歌,我觉得最合适不过了。
海萍父亲是黄埔军校19期毕业生,抗争胜利后,海萍父母不愿打内战,解甲回到了周铁冯家村。
海萍的父亲1932年从竺西小学毕业,他应该是唱过《竺西小学校歌》的。
汪曾祺说,唱着“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的毕业生,有一些乘风破浪,做了一番事业的;有的离校后就泯然众人,为衣食奔走一生;有的,死掉了。
竺西小学唱“勉哉同学,切磋琢磨,攀登高峰”的毕业生中,有一些攀登了高峰,做出了一番事业。而有的最后还是一个普通老百姓。
海萍父亲最后是老农民,生了6个子女。海萍的弟弟是我这一届同学中,高考成绩最好的学生。海萍还有个妹妹叫西萍,以前在镇上做过裁缝,她也爱好文艺,能唱会演。
今日的海萍教孩子们唱父亲当年唱过的校歌,她一定非常有感触。多好的校歌啊,就像我,尽管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但我完全被激荡了,一遍又一遍唱着这首歌,像个少年。
我想,即使后来泯然众人,为衣食奔走,心头那一点宝贵的东西也不要被泯灭。
勉哉同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