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最近,辽宁一位企业家感慨地说,中央最新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31条”,针对性强,干货满满,可谓想到了民营企业家的心坎里。
在地方,好政策如何落实到位是民营企业十分关心的。辽宁近年来下力气改善营商环境,一个对症药方是——钻进民营企业家的心思里清除堵点和痛点,一系列精准“靶向治疗”,给众多民营企业家医好了心病。好不好看“疗效”:上半年辽宁私营企业达到113.56万家,增长6.74%;全省新登记经营主体数同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42个百分点;全省民营经济税收同比增长17.5%。
辽宁主要抓住了两点——法治和公平。
不少民营企业家感觉“心累”,常常有这样那样的焦虑和顾忌。不安全感来源于不可预期的规则变化,最深的心思是法治保障。比如随意性执法,“办个案子,垮个厂子”的个例会产生普遍性心理杀伤。辽宁对涉企案件逐个排查,总量逾百万件,对司法腐败重拳出击,政府诚信践诺,出资清理旧账、欠账,还给企业明晰的权益安全边界,健全对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民企担心的“执行难”“回款难”“要账难”正逐渐得到改善。
不少民营企业呼唤平等,恰恰因为遭遇了不公待遇。比如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变相设定市场准入障碍。有民企感慨,说是一视同仁,可民企的融资成本普遍较高。近年来,辽宁从维护公平竞争、降低交易成本、助力中小企业、强化采购监管等四个方面出台了多条政府采购措施,保障经营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再如,公共数据、公共服务优先向民营企业开放,发挥大数据平台作用,支持民营企业获得融资。
堵点在哪里,“溶栓剂”就疏通到哪里。辽宁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的招法不算新鲜,贵在真诚用心有力,贵在立竿见影,贵在久久为功。当然,地方政府的努力与民营企业期盼的好环境还有距离,还有艰难险阻待突破。但只要真诚地双向奔赴,来一场“亲清”拥抱是可预期的。(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孙潜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