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随着“颜值经济”崛起,国内医美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攀升。
德勤中国发布的《中国医美行业2023年度洞悉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基于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韧性以及中国医美市场的活力和动能,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在2023年超过2000亿元,实现20%增速,且未来四年预计市场将保持15%左右的年复合增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尽管中国医美行业高速发展,但据华经情报网的数据显示,与全球医美市场相比,中国医美消费渗透率低,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2019年,韩国渗透率最高,达到20.5%,美国渗透率16.6%,日本渗透率11%,而中国仅为3.6%。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在美团2023“北极星医美机构榜”发布会现场接受时代财经等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医美渗透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行业缺少专业服务、规范服务、优质的医美医生。这也是非公立医疗机构最大、最突出的问题。如果非公立医疗美容机构有很好的口碑,社会信用好、专业化程度高、服务能力强、医疗质量安全有保障,渗透率会越来越高。
基于用户口碑评价与医疗专业实力,美团于近日发布2023“北极星医美机构榜”,首期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6座城市,共45家专业医美机构入选,旨在满足消费者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选店需求。
“老百姓最关注的就是安全和放心。”郝德明表示,“要提高医疗美容的渗透率、覆盖率,就要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美服务。我们要提高医美机构的社会信用度建设,还有队伍专业化、规范化的理念。”
医美乱象泛滥
医美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但行业中仍存在诸多乱象。
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的《国内医美维权舆情研究报告(2023)》(下称“《研报》”)显示,今年1月至5月,医美行业维权舆情总计90769条,涉及的问题包括医疗资质,如人员机构资质、药品器械资质等问题;以及医疗质量,如效果不佳、医疗感受不佳等。此外,虚假宣传、投诉价格、刷单等问题在医美行业中也较为突出。
以医疗资质方面为例,上述《研报》指出,今年1月至5月,消费者维权的舆情总计30021条,占比33.1%,其中有关人员机构资质问题的数据占比26.8%,有关药品器械资质问题的数据占比6.3%。
“注射类项目和吸脂手术舆情成患者维权‘重灾区’。在医美具体项目中,注射类项目舆情占比最高,舆情占比接近40%。注射美容主要有瘦脸针、水光针、美白针等,从业人员通过给患者注射肉毒素、玻尿酸以达到除皱、除斑、美白等目的。由于较为流行、操作简单,伪劣产品鱼龙混杂,伤害案例不断出现。”上述《研报》进一步解释道。
为推动医美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就规范和促进医疗美容行业发展提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其中,明确规定医疗美容服务属于医疗活动,必须遵守卫生健康有关行业准入的法律法规;此外,充分考虑医疗美容行业规律特点,在推进优化行业准入条件、提升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服务、强化信息公开和信用约束等多个方面作出规定。
但市场和行业人士也意识到,目前医美行业实际上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这一因素导致从业人员标准不一,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随着医美行业内的不断叠加进化,如何以专业能力驱动发展,将医疗专业属性的底色融入医美领域成为业内人士探讨的方向。
专业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消费者对医美专业化的诉求也日渐增高,货比三家、寻求更专业的医疗美容机构成为他们的主流选择。
“比起价格,机构的安全性和专业度,是我日常选择时最为关注的点。”来自成都的王女士表示。
国家组织工程中心主任曹谊林教授在上述发布会现场指出,“如今的求美者,在网上种草之后,往往需要跑3家线下机构,才敢放心地做出消费决策。医美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
此次美团发布的首期“北极星医美机构榜”也为医美行业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份参考。
美团医美行业负责人刘蓉在接受时代财经等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机构榜单筛选最终的考核会结合医疗专业能力和服务体验进行评审和打分,还会结合医美消费者匿名实勘和平台口碑数据,并将诸多隐藏在“冰山”下的医疗安全细节纳入评选要点。
对于入驻平台的医美机构,美团有一套完善的资质核查措施。据刘蓉介绍,该保障体系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基础的资质审核,即入驻美团需有齐全的医疗许可证,包括医疗许可的营业执照、医师执业资格证、药品和设备的采购资质等,这些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平台会与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公示的信息进行核对;第二层是对线上信息的审核,包括诊疗合规和医疗服务信息,在符合国家要求的基础上,还要符合行业共识;其推出的“放心美”履约硬件设备则是第三层,用户可使用设备扫码验证药品及仪器是否合格合规,还可以在硬件设备端实时查看配药全过程,并在美团App中查看扫码报告。
在郝德明看来,医美机构及全行业的专业化发展任重道远,在日后的专业化建设道路上还要考察机构的社会信用以及医疗质量服务能力等。
“非公立医疗机构已经在开展国家级的行业评审,中国非公医协依据经国家标准委员会、国家卫健委核准备案公开发布的两个标准,一个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社会信用评价标准,一个医疗质量服务能力评价标准,对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郝德明进一步解释道,今年10月份即将启动全行业的国家行业专科评审,涉及重点专科、特色专科、优势专科,这是抓学科建设,抓它的服务能力。此外,中国医美医生星级评审也是势在必行的。这个星级评审体系的核心就融合了医生个人的社会信用级别,医疗质量保障系数还有服务能级,三个维度组成了医生的星级等级,对求美者寻医就医有一个国家行业指南。
标签: